行政性采购需求相对管控更加严格
中国的基础服装需求非常大,尤其是职业装,但是职业装的供货渠道特殊,价格越来越透明,全球化资源配置的趋势越来越凸显,中国政府的职业装定制也正在向全球化转移。
去中间化以及个性化定制
从大的品牌到小众服饰,个性定制越来越普遍,很多以前的基础服装、时装甚至西服都开始个性定制。例如,温州的西服产业全国领先,很多企业的业务人员已经达到上千人,以前他们依靠专卖店销售,而现在更多的是成立销售分公司,销售直接面对终端。从传统的门店销售到现在的终端销售,正是服装业态改变的体现,未来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推进,则可以逐步实现线上销售的全面推广。
产能的全球化转移
中国的棉花和人口红利不再,棉花价格倒挂严重,而国家目前并没有在这块给予配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企业大多举步维艰。棉花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导致一些依靠外单出口的企业跟国际上相比基本已经没有优势,纷纷选择转为内销或者将产地转移到人口红利相对较高的东南亚国家。某种意义上讲,服装企业的格局未来会分为两类:一种是靠“量”取胜,这类是基础服装,属于量大,但快速消费的类型;另一种就是个性化时装的精准生产,个性化制造、高附加值的。
中国服装业有四大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水平低指的就是我们的服装设计水平低,这也是我国服装业多以替别人加工高档名牌服装、自己的产品难以成名的原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但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服装产业会迎来哪些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