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记者了解到,由新疆中泰集团投资建设的中泰新丝路塔吉克农业纺织产业园三、四期织布、印染和成衣项目在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市开工。这是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最大,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农业纺织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亚地区重要的纺织全流程产业集群和全世界农业纺织产业最完整的园区之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新疆作为古老亚欧商路上的重要通道,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新疆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走出去,进军海外市场。
据了解,2014年,中泰集团成立的新丝路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与塔吉克斯坦“索蒙尊4341”生产合作社三方合作,投资13亿元人民币在塔吉克斯坦分期建设20万亩棉花种植、11万锭棉纺、1.5亿米织布项目。在塔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12月19日项目正式开工,仅半年时间,一期两座轧花厂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2016年8月30日,6万纱锭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7亿元人民币,并生产出优质纱线。2018年11月5日,中泰(丹加拉)新丝路纺织产业有限公司举行二期8.64万锭气流纺生产启动仪式暨三期织布项目奠基仪式。截至目前,一二期项目已经建成18万亩棉花种植、2座轧花厂、6万锭精梳紧密纺纱线、9万锭气流纺纱线的生产规模。产品远销土耳其、俄罗斯、意大利和波兰等国。
中泰丹加拉新丝路纺织产业园总经理薛宝宝介绍,园区整体项目分期建设20万亩棉花种植配套2座轧花厂及配套印染项目。目前一、二期项目已经建成18万亩棉花种植、2座轧花厂、6万锭精梳紧密纺纱线、9万锭气流纺纱线的生产规模。三、四期项目土方工程正在进行中,土建工程预计4月下旬开工建设,2021年3月全园区建成投产。投产后,预计可解决3000人就业。
据了解,三、四期项目建成后,不仅将塔吉克斯坦3个州(哈特隆州、索格特州、戈尔诺-巴达赫尚州)的棉花种植产业和纺织产业紧密连接起来,还提高了原棉加工转化成最终产品的比例,结束了塔吉克斯坦从棉花种植、纺纱、织布、印染和成衣一体化流程的历史空白,填补了塔吉克斯坦棉花种植机械化和高端纱制造的空白。
中泰集团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出资设立、自治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从事氯碱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和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企业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新疆烧碱厂,2001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设立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上市。为发展新疆地方化工事业,2012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中泰化学的基础上出资设立了中泰集团。
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国资委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50多年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平台,依托新疆优势资源、能源,抢抓西部大开发和第一、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难得机遇,通过实施“扩大规模占领行业制高点、完善产业链打造低成本战略、上下游协同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占有率”四步走战略,连续15年保持年均4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由原来单一的氯碱产业发展成为氯碱、电力、纺织、现代物流、境外投资、现代贸易、现代服务等多领域互补的产业集团。
公司现有30余家子公司,总资产400多亿元、年销售收入160亿元、利税超12亿元,员工16300余人。拥有年产15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110万吨离子膜烧碱、186万千瓦装机、240万吨电石、10万吨棉浆粕、32万吨粘胶纤维产能,聚氯乙烯树脂产能居全国第一位。公司主营聚氯乙烯树脂、离子膜烧碱、粘胶纤维等产品,其中聚氯乙烯树脂、离子膜烧碱是“新疆名牌”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建材、国防等20余个行业,产品主要供应西北、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向西出口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等中亚、南亚地区,并远销南美洲和非洲,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信誉。
中泰新丝路农业纺织产业园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旺表示,一直以来,塔吉克斯坦把棉花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物资,中泰集团项目用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设备将农业种植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了当地棉花种植、采摘、原料加工的方式,增加了棉花新品种培养,提高了原棉产量及质量,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同时,它也改变了纺织业纱线的质量,让塔吉克斯坦的纱线迈进了国际高端纱线市场的序列,为该国税收的增加,当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贸易、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