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纱线作为纺织业后起之秀 体现纺织工业发展和技术水平
纱线,作为纺织产品前道生产中的半成品,不仅仅关系到织物后道生产的效率,也决定着织物的质量、功能性、档次、外观等。花式纱线及其织物行业作为纺织业的后起之秀,是提高纺织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对纤维原料、纺纱、织造、染整、纺织品设计、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体现纺织工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豆包布厂家 别拿豆包布当干粮 纯棉豆包布 豆包布价格
我国花式纱线真正得到大发展是在1956年,当时上海赢洲、久安等色织厂用120D人造丝和42S(13.88tex)棉纱在双罗拉捻线机上生产出毛圈线作纬纱,用42S/2(27.77tex)双股线作经纱,颜色有大红、紫红、黑、墨绿等作底色,在布面上由人造丝毛圈形成一层有光亮的小圈,好似一层雪花,所以称为“雪花呢”。这个产品当时风行全国。接着上海赢洲色织厂又开发出断丝花式线,这是我国独创的一个新品,目前国外还没有。最近的国际纱线展会上也没有一家厂商展出这个品种。别拿豆包布当干粮 纯棉豆包布 豆包布价格
第二个发展高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外引进了空心锭花式捻线机,开始生产一只腈纶圈圈绒线,它是用腈纶条牵伸后饰线,用10S(58.3tex)中长纤维作芯线和包线,生产成品为2Nm(500tex)左右。也有生产双色的,当时女同志均喜欢用这种圈圈线手工编织成上衣、帽子、围巾等,非常流行。据上海调查,每辆公交车上至少有二人以上穿这种上衣,可见流行程度之广。上海三十一棉引进德国A1lma公司ESP空心锭花式捻线机,第一天生产的产品第二天上午即可卖完。这次浪潮不但各厂相继引进了各类花式捻线机,而国产花式捻线机也相继研制成功,投入生产。
20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花式纱线的一个腾飞阶段,花式纱线的生产真正上了规模。此前的花式纱线都是各厂为了开发新产品,将普通的捻线机改造成双罗拉花式捻线机,有花式线产品时就生产花式线,无花式线产品时就生产普通线,因此形不成规模生产。那时,台商开始在大陆创办专业花式线厂,为我国大量生产花式纱线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同时“雪尼尔”线也有了新的发展。花式纱线也由过去的色织产品、粗毛纺产品拓展到针织产品和装饰织物、家居织物等,使花式纱线有了更广阔的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花式线钩编机,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展了花式织带机,为花式线又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同时也为开发复合式花式线创造了条件。豆包布厂家 别拿豆包布当干粮 纯棉豆包布 豆包布价格
21世纪,各种复合式花式线发展很快。复合式花式线的发展,全面推动了纺织机械的发展,而后又促进了花式线产品的开发和应用。